新闻速递
新闻速递
凝智聚力促发展,专家引领启新程——英语组举办专家讲座活动
作者: 来源:本站 浏览量:233 发布时间:2025-05-16

514日下午,由我校英语教研组主办的专家讲座活动在阶梯教室举行。活动特邀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闫春梅教授就《如何撰写一份具有竞争力的研究计划书》开展讲座,学工副校长叶文娇、全体英语教师及华中师大外院研究生代表共50余人参与研讨。活动由英语教研组长武梦媛主持开场。



图片1.jpg


在专家互动环节,现场迸发出智慧碰撞的火花。针对田纯老师提出的"如何建立教学实践与科研项目的有效联结"困惑,闫教授以生动案例给出建议,教师应突破经验主义框架,通过设计问卷、访谈等实证工具采集学生数据,让研究扎根真实学情而非主观预设。当武梦媛老师问及教育研究趋势时,闫教授强调,学术研究贵在深耕,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,发挥专业特长,在持续实践中培育研究生长点。



接着,闫春梅教授针对立项书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:课题标题需体现研究边界与创新点,避免宏大叙事;文献综述应呈现批判性思考,凸显研究价值;参考文献著录须严格遵循格式规范等。这些建议为课题组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改进方向。


图片4.jpg


随后,闫春梅教授围绕研究计划书的撰写进行了系统阐述。她指出,一份具有说服力的研究计划书应从理论依据、研究目标、方法设计、创新视角到技术路径等方面形成逻辑闭环。理论部分不仅需阐明支撑观点,更应体现其在具体研究中的指导价值,避免空泛泛谈“科学性”,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。研究目标应兼顾理论提升与教学实践改进,研究内容需紧扣具体问题,提出可验证的研究假设,并在整体结构上突出条理与针对性。

在创新性方面,闫教授特别提醒,避免空洞口号式表述,而应强调方法上的独到之处或研究视角的突破,如采用混合研究方法、跨学科思维等手段提升研究的独特性和影响力。关于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,她建议根据问题性质选择恰当的实证手段,诸如文献分析、个案研究、问卷调查等应与研究目标高度契合;同时技术路径应按阶段分层呈现,逻辑清晰、目标明确,并辅以阶段性评估机制,增强研究执行的可控性与操作性。

在具体写作规范方面,闫教授强调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减少硕博论文的占比,优先选用权威期刊文献,并严格按照学术规范编排;课题命名则应简洁明了,突出研究边界与核心问题,避免冗长和模糊表达。例如,“上海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”这一标题即清晰点明研究对象与主题,具有较强的辨识度和专业性。


特写 闫2.jpg


最后,闫教授结合若干反例,指出当前部分研究存在问题堆砌、计划随意、逻辑松散等问题,折射出学术态度的不严谨与研究基础的薄弱。她倡导教师应立足教学日常,深入挖掘实践中存在的真实问题,在持续阅读与文献梳理中培养批判性思维,借助高质量平台如CSSCITaylor & Francis等拓展学术视野,不断提升思辨力与研究力。她寄语在场教师:研究是理性与情怀的结合,要保持专注,保持热忱。

此次讲座内容详实、逻辑严密,理论指导与实践建议并重,为我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注入了新动能。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通过此次交流不仅明晰了研究计划书的撰写要领,也深化了对“教学即研究”理念的理解和认同。科研并非脱离教学的孤立任务,而应成为反哺教学、推动课堂革新的重要路径。大家将以本次学习为契机,在未来的教学中主动发现问题、深入研究问题,以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。


此次讲座内容详实.jpg


正如闫春梅教授所言,“教育研究不只是学术活动,更是一种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。”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,华师一附中初中部将持续探索以科研促教学的有效机制,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坚实支撑。

讲座最后,武梦媛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。她表示,闫教授的讲座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,拓宽了教师们的科研视野,增强了大家对教育研究的信心与热情。全体与会人员在热烈掌声中合影留念,活动圆满结束。

 

讲座最后大合影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