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速递
新闻速递
魅力师者| 李红梅:以温情坚守做学生的心灯引路人
作者:章元元 来源:本站 浏览量:6 发布时间:2025-09-26

在教育这条路上,李红梅老师始终相信:真正的教育,是心与心的点灯,是人与人之间的照亮。她深耕教学、关爱学生、携手家长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教育智慧,成为一批又一批孩子成长中那盏最暖的灯。

一、教学有方,注重素养与成绩双提升

李老师的语文课,从不只是语文。她常跟学生说:“文字背后是人生,语句之中有天地。”她推行“大语文”教学,带着学生读杜甫,不只讲格律,更讲漂泊中的坚守;品苏轼,不只背诗词,更品豁达背后的人生境界。她坚持让学生每周写时评,哪怕是疫情期间,也鼓励他们关注现实、独立表达。

李老师极其重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。她每周开设专门的阅读课,精心推荐经典书目,并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、进行深度阅读。在写作上,她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取材,通过每周多篇随笔,积累真实素材与思考。初三备考时,她坚持“每日面批一篇作文片段”,从结构到用词细致指导,踏实助力学生提升。

李老师常说:“教学不是注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。”而她点燃的,从不只是成绩。



二、心灵守护,做学生温暖的“知心人”

除了关注学业,李老师还非常重视孩子们的身心成长,尤其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灵波动。网课期间,她把班会变成“茶话会”,鼓励学生分享开心的事、烦恼的事、期待的事。一次,她注意到女生小玲一直关闭摄像头、发言消极,便主动打电话去聊。原来小玲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和父母发生争执。李老师耐心倾听,慢慢引导,教她如何与父母沟通。第二天,小玲在笔记里写:“谢谢老师,我知道该怎么做了。”

还有个热爱足球的男生,因为训练与成绩难以兼顾,与父母矛盾激烈。李老师没有批评他,而是说:“我知道你舍不得足球,我们一起来想办法。”她帮他协调时间、见缝插针辅导,也劝家长:“保留一份热爱,也许会学得更好。”后来,这个学生考上了理想高中,至今仍奔跑在绿茵场上。



三、家校协同,分类指导凝聚育人合力

李老师高度重视家校合作,创新实践“分类家长会”模式,针对男女生心理和发展差异,分别召开男女生家长专场。她和男生家长聊责任、自律和叛逆期引导;和女生家长聊心理建设、自我保护与沟通技巧。她说:“男孩女孩成长节奏不同,关注点也不一样,家校合作也不能‘一锅煮’。”

李老师还为家长们分析了男生和女生不同的学习特点,并根据男、女生各自的特点,为家长们安排了家庭督导任务。例如:要求男生家长多督促孩子加强课外阅读,要求女生家长关注孩子完成作业的速度等。这样的家长会让家长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,从而在教育孩子时更有针对性。到了初三,她还会联合心理老师组织“减压家长会”,帮整个家庭轻松迎考。

她常说:“教育不是单打独斗,而是并肩前行。” 她组织家长沙龙、户外拓展等活动,促进经验交流与情感支持,让家校关系在轻松氛围中愈发紧密。许多家长毕业多年还记得她的话:“学习进度我们一步步来,但孩子的身心健康,永远第一位。”



没有华丽的口号,没有刻意的塑造,李红梅老师就是这样,用课堂传递智慧,用陪伴温暖心灵,用真诚联结家校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担当。她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以扎实的教学功底、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对教育的执着追求,让教育回归到“人”的成长本身——耐心地、真实地、温暖地,做一个点亮心灯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