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学习强国 | 活力之城|奋笔“华”章践“初”心——华一初砥砺创建湖北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
作者:超级管理员 来源:本站 浏览量:4215 发布时间:2024-05-11

“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,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,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”,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殷殷嘱托,并指出,“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”,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“青山载月素履往,不啻微芒化炬阳。”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(下文简称华一初),作为湖北省素质教育的探索者和践行者,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在创建湖北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的征程上阔步笃行。

栉风沐雨砥砺行,春华秋实满庭芳。近70载风雨兼程,华一初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初心不改。学校在继承中创新,在改革中发展,以优异的办学质量成为区域内基础教育的领头羊,在全市公办初中队伍名列前茅,培养的学生在各学科领域展示出强劲实力,在国家、省、市、区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。学校先后被评为“武汉市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”“武汉市心理健康示范学校”“全国足球特色学校”“武汉市现代化学校暨素质教育特色学校”“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招生工作最佳单位”等。


 市、区教育局领导到华一初调研指导工作,鼓励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

启智润心   以文化人

厚植文化沃土 锻造发展引擎

少年自当扶摇上,揽星衔月逐日光。春末夏初的华一初校园一片蓬勃生机:清晨,朗朗书声如同春日里的第一缕阳光,温暖而明媚;午后,歌声飘扬如同春风拂过林梢;夜晚,操场上的欢声笑语,如同繁星点点,照亮了孩子们的梦想。新学期,围绕“朗朗书声、嘹亮歌声、铿锵跑步声”开展的“三声活动”为校园增添了无限活力,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。

 “三声活动”:早晨书声朗朗。


学校创建于1957年,前身系华中师大二附中,2001年与华中师大一附中合并,2005年更名为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。学校坐落于洪山区虎泉街,目前在校学生2000余人,教职员工153人。初中部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其统一领导下运行发展,学校的核心理念、文化体系均与高中部一脉相承。华中师大一附中 “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”的育人目标和“塑造强健身心,涵养卓越品格,培养关键能力”的育人观深刻影响着初中部的办学实践。

华一初紧紧围绕“以人为本、发展为先”的核心理念,立足办学实际,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体系,让师生在“厚德 博雅 笃学 敏行”的校训中沉浸式成长。学校逐步形成“以人为本,成就师生更好的自己”的管理理念,遵循“五育融合,启智润心,培根铸魂”的德育范式,构建“传授知识、培养思维、形成素养、生命对话” 的课堂,倡导教师做“眼中有光、心中有爱” 的魅力师者,让家长成为学校“同心同向、同频共振” 的教育合伙人,致力于培养“阳光、诚信、乐学、善思的新时代好少年”。一系列凝聚师生、家校共识的理念主张落地生根,助力活力校园、书香校园、智慧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。

从一块小小的班级园地,到偏居一隅的读书角,再到充满书香气息的阅读长廊、生机勃勃的“百草园”“秋篱醒”……学生的眼前,不止是课本,更是山川湖海,漫天星辰。学校鼓励学生做校园的小主人,参与校园文创作品和校园雕塑设计,在体验中收获成长。无论是校园艺术节、科技节,还是体育节、读书节,都是学生展示自我、发展自我的舞台。


 学校科技节:干冰秀表演精彩吸睛。

  “秋篱醒”班级劳动园地打造。

 

五育融合  培根铸魂

培养“阳光、诚信、乐学、善思”的好少年

“德领才、德蕴才、德润才。”华一初坚持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,持续优化德智体美劳“五育融合”的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育人体系。加强“五育协同”,深入挖掘课程及活动蕴含的德育资源,有机融入日常教学中,开展“厚德三礼”(入学礼、青春礼、毕业礼)“博雅四节”(校园文化节、体育节、科技节、研学节)品牌活动,做到以智启德、以体强德、以美润德、以劳树德。

国旗护卫队:脚步铿锵,强国有我。

榜样引领、团员迎新。


红色引领,培根铸魂。华一初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。“学党史,重温峥嵘岁月”主题团会、“以画传情,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”书画比赛、“以笔立意,抒发美好爱国情怀”读书征文比赛、“以歌润心,唱响时代最强音”红歌比赛、“运动青春,强国有我”运动会、“奋斗青春,强校有我”学生两代会等形成活动序列。“百年团史少年说”,团员们将团史娓娓道来。升旗仪式进行“担使命、育新人、党员在行动”国旗下主题讲话,带领学生学党史、知国事、观社会、明校情。

立德育心,阳光成长。华一初以“必修课+选修课”模式构建完善的心育课程体系,开展特色心理活动,创造性地引入团体辅导、户外素质拓展等技巧,帮助学生挖掘自我力量。《萌新华华的入学心理攻略》《青春期调适手册》《青春修炼手册》等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,激励学生奋发有为。打造心理健康教育月品牌,开展“向阳而生”心理漫画及三行诗比赛、“像海星一样”心理剧创作与表演、“向阳的土豆芽”游园会等特色活动。

学生心理团体辅导课。


活力校园,百花齐放。华一初倡导“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”,每天大课间半小时运动,每周四节体育课,在强度和频度上追求运动实效,持续提升体质健康率和控制近视率。同时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,包括班级足球比赛、篮球对抗赛、迎春长跑活动等,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,帮助学生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。美育教育注重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,鼓励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-2项艺术特长,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。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,与主题班会、多学科教学、传统节日相结合,学生在劳动中增强实践能力,培养良好品质。组织开展艺术、科技、信息技术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,学生在多项比赛中屡获佳绩,素质教育成果彰显。胡岑诺同学品学兼优,获评“武汉市新时代好少年”。鲁炫辰同学用脚步丈量最美赛道,勇敢挑战自我,成为2024年武汉马拉松年龄最小的跑者。

学生参加武汉市校园足球市级总决赛,英姿飒爽。


近三年来,华一初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百余名艺术特长生和50余名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体育人才。校足球队六年蝉联区联赛冠军,两度武汉市锦标赛摘银,并代表洪山区两获市青少年运动会亚军;篮球队获洪山区联赛五连冠,两度跻身市中学生篮球联赛三甲。田径项目荣获省级3项、市级4项一等奖,两人破区纪录。健美操代表队荣获国家级1项、省级6项、市级3项一等奖。

 

知行合一  教学相长

“让课堂成为生命对话的地方”

“构建传授知识、培养思维、形成素养、进行生命对话的课堂”,这是华一初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。这里的课堂百花齐放,师生们不断“头脑风暴”,碰撞出思想的火花,老师们使出了十八般武艺,“卷”出了高质量教学新水平。

 精彩艺术节:百花齐放,逐梦星辰。


重建教学关系,构建生命对话的课堂。华一初倡导“把时间还给学生,把方法教给学生”的教学理念,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,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。语文课堂上,作家郑振铎笔下“三只猫”的故事,引发了师生关于“平等”的深度对话;数学课堂上,师生从黄金分割切入,在一次次的测量与求证中探索美学中的数学;道法课堂上,从“长征二号运载火箭”成功发射到抗美援朝纪念日,“时事新闻播报”环节,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播,实现了“知信行”统一。

语文课堂课本剧表演,创意无限。


深挖学科本质,拓展课堂学习空间。华一初通过科技游园活动、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等形式,将课堂教学的场域从教室引向实验室、操场、田间、绿地、社区等。物理教师带领学生到中国桥梁博物馆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辉煌成果;道法教师带领学生行走在红色钢城,探索绿色发展、新质生产力的奥秘;地理教师带领学生用脚步丈量校园,综合运用地理、生物、物理、化学、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知识,为海绵校园建设出谋划策;音乐、心理两学科联合举办鼓圈活动,帮助学生寻找自我表达的新途径。

思政课——行走红色钢城。

 地理课堂上,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为打造海绵校园出谋划策。

 美术老师指导同学们观察写生植物的色彩美、结构美。


素养立意的课程观引领校本课程异彩纷呈。华一初多年来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,精心开设了30余门校本选修课程,囊括艺术审美、创造力培养、劳动教育、情感心理、体育活动五大类课程,在国家规定课程之外,形成了五育并举的校本课程体系,培养了一批具备跨学科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。

构建初高中贯通培养体系。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的,在初中阶段开设思维拓展课程;以形成素养为目的,采用校内校外双师授课模式,利用高等院校、科技企业的优质资源,开设实践类课程,形成“初中—高中—企业院校”的贯通培养体系。

 “善歌者使人继其声,善教者使人继其志。”创意创新、灵动求变、有趣有料,华一初的课堂教学正不断提质见效,自成特色。

 

栽梧引凤 群英荟萃

做“眼中有光、心中有爱”的魅力师者

铸师魂强师能,华一初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,以师能提升为核心,努力建设一支“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德艺双馨”的高素质教师队伍,让更多躬耕教坛的高素质教师从课堂中走出来,在育人中成长起来。

 以爱为基,魅力师者的灵动课堂。


将弘扬教育家精神,涵养教师的崇高师德、责任担当、教育智慧,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相统一,华一初涌现出了一大批眼中有光、心中有爱的“魅力师者”:三年援藏做教育、一生大爱为良师的左增新老师,至今还被藏区孩子亲切地称为“爸爸”;洪山区“四有教师”杨晗老师,在教育教学上做研究者,在学校德育管理上做铺路人;从教三十多个春秋,在教育教学岗位耕耘二十余年的多位资深班主任,被同事们称为德育工作“常青树”“智慧树”......华一初校园群英荟萃,灿若星辰。

华一初针对不同的教师类型实行分类管理、分类成长。对现有名师,有“领雁工程”;对骨干教师,有“名师培育工程”;对青年教师,有“青蓝工程”,三位一体。充分发挥资深教师的作用,助推中青年骨干教师健康成长。加强对种子教师的培养,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,组建名班主任工作室,构建教师成长梯队,让更多的名优教师脱颖而出。

学校将“老带新”师徒结对的优良传统制度化。把每半月开展的“校长有约”教育教学论坛明确为学校一号工程。把每学期的“五个一”活动作为青年教师主动成长的抓手,通过录课评课、试卷命制、技能竞赛、专业书阅读、微课题研究等活动,培养青年教师。

学校现有市、区“学带优青”30余名,市、区优秀班主任近30名。近三年,学校有70余人次获华中师大“三育人”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,200余人次在国家、省、市和区级的优质课等各项比赛中获奖。

 

以人为本 管理赋能

“成就师生更好的自己”

为老师们搭建实现自我追求的舞台,为孩子们插上逐梦高飞的翅膀,让校园成为师生们眷恋的家园,华一初不断增强学校发展动力,激发学校办学活力,实现三个“最大限度”,即最大限度满足师生的合理诉求、最大限度挖掘师生潜力、最大限度促进师生成长。

教师节举办师生真心话问答活动,温情贴心。

 时事半月报:家事国事天下事,事事关心。


最大限度满足师生的合理诉求。华一初注重现代化学校治理,强化民主管理,通过教代会、学校信箱、工会小组等搭建连心桥,营造民主平等、互信互爱的校园氛围;广泛收集师生意见,形成“年度10件实事”,接受监督、对照落实、件件见成效;成立教职工文体协会,开展多样化拓展活动,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;开展送温暖活动,关心帮助生活困难的师生员工;做细做实校园民生工程,提升校园生活品质,增强师生幸福感。

最大限度挖掘师生潜力。华一初构筑校本培训、校本教研、教育科研、教学改革、外出督学、指导跟岗等教师成长共同体平台,推动教师从知识型、技能型向素养型发展。学校根据发展需求,优化制度体系,以激励和发展为导向,形成华一初教职工年度考核方案,优化校内绩效工资分配方案,完善缺岗评审聘用制度,充分激发教师的个人潜能和专业优势。建立教育奖励基金制度,以项目助推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和学校发展。开设校长奖,激励师生追求卓越、奋力拼搏,成长为国家、民族所需的栋梁之才。

最大限度促进师生成长。班主任队伍和教研组队伍是学校发展强有力的双翼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,创办“博雅德育”联盟,利用华中师大平台,推选优秀班主任为师范生讲授班主任与班级管理课程。学校精选各学科业务骨干担任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,发挥其业务优势,并形成辐射作用,带动整个学科组业务能力提升。一批新进教师从初次站上讲台,不到三年的时间,在湖北省好课堂优质课比赛中斩获头奖,其个人成长轨迹成为学校青年教师发展的缩影。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植“核心素养”,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,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个性化的成长路径。

 

同心同向  同频共振

鼓励家长做学校教育的“合伙人”

家校同心护未来。华一初重视家校社协同,秉持家长是学校同心同向、同频共振的教育“合伙人”这一理念,建设家校社联盟,通过“家长学校”“家长讲堂”“实践育人”等形式开展协同育人工作,并形成系列课程。

迎接“青春礼”,青春正启航。


开办家长学校,收集家庭教育困惑及需求,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、优秀家长、校内优秀教师代表,针对性开展专题讲座和论坛沙龙,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,提高家庭教育水平。学校校长江兴隆带头开设“校长大讲堂”系列活动,与各年级家长面对面,以大家长的身份答疑解惑,凝聚家校教育共识。

开设家长讲堂,让家长走进学生课堂,了解课堂教学与改革,丰富学校课程资源,利用来自家长的优质教育资源,拓宽学生视野,助力学生成长。“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勋章”获得者、全国游泳冠军董越走进校园,现身讲述自信、坚毅、奋斗的动人故事。

开展亲子实践,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特点和需求开展相应的亲子活动和研学活动,让学生走出课堂,增长见识;让家长走进校园,在十四岁集体生日、趣味运动会、母亲节等活动中共同见证孩子成长。

最美的声音,是家校同频的回响。最好的教育,是家校共育的互动。华一初推进家校合作、搭建沟通桥梁,用双向奔赴共筑孩子的美好未来。

愿得云帆三千尺,屹立潮头续远行。让每个华一初学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,让每位教师都满怀春风化雨润桃李的激情,华一初正乘风起势,续写“华”章。

 作者:李艳芳  罗依昕 章元元

(刊载于《武汉宣传》第9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