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速递
新闻速递
小芯片、大世界,七年级家长课堂精彩开讲
作者:712班 来源:本站 浏览量:204 发布时间:2025-03-11

37日下午最后一节课,七(12)班首期“家长进课堂”活动精彩开讲。本期演讲嘉宾为肖雅予同学爸爸,他是武汉某知名芯片设计公司的资深总监。这节课,他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《小芯片大世界:揭秘“电子大脑”的奇妙旅程》的科普报告。


IMG_7867.JPG


肖总监用通俗易懂、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孩子们介绍了芯片行业的相关科普知识,包括芯片是什么样的、芯片是怎么产生的、中国当前芯片发展状况、芯片设计工程师的职业体验以及中学生的建议等。

“我们身边使用到芯片的电子产品有哪些?”别出心裁的互动问答开场,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。在报告中,肖总监不仅向同学们展示了真实芯片的外观,还借助手机电路板上芯片的照片,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芯片的使用方式。瞬间,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被牢牢吸引,大家纷纷伸长脖子,认真聆听。



DSC03191.JPG



赵浚菲同学说:“谁能想到,这块看似平平无奇、尺寸和橡皮擦相差无几的薄片,内部竟能容纳下百亿个晶体管,这实在太令人惊叹了。”

随后,肖总监带领同学们开启了芯片诞生过程的探秘之旅。他以同学们熟悉的书籍出版和房屋建筑作类比:“一本书从作者创作初稿,历经编辑审核、排版印刷,最终才与大家见面;建房子也是,从打地基、砌墙,到内部装修,一步步才有了舒适的家。芯片的诞生同样复杂,从设计蓝图开始,要经过多个精密环节。”

接着,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播放起来,视频里 “点沙成金” 的神器光刻机登场,它精准又神奇地运作着,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。肖总监适时讲解,让孩子们明白了原来常见的沙子制成的晶硅,在光刻机等设备的精密加工下,竟能摇身一变,成为威力巨大的芯片。


9.jpg


讲解中,肖雅予爸爸还顺势科普了衡量芯片是否先进的关键标准 —— 工艺制程的概念。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理解,他还引入了微米和纳米这两个微小长度单位的概念,“一微米就像头发丝直径的六十分之一那么细,而一纳米更是比微米还要小一千倍,芯片的工艺制程就是用这么小的尺度来衡量的。”

肖总监继续介绍了中国芯片行业当前的发展状况,通过汉芯造假以及美国对中国芯片“卡脖子”的故事,让同学们了解了芯片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,使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。最后讲到当前阶段中国芯片优秀的芯片产品和企业,又使同学们自豪感满满。

李逸飞同学在课后充满感慨地写下他的听课感受:“中国芯”的探索之路,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,更是民族复兴梦的关键部分。从一片空白艰难起步,到奋力追赶,再到部分领域实现并跑,每一步都饱含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。他们以坚定信念与不懈努力,攻克诸多技术难题。未来,“中国芯”将继续肩负使命,砥砺前行,为科技强国建设添砖加瓦,在世界科技舞台绽放更耀眼的光芒

谈及自己从事芯片职业之路,肖总监深情讲述了个人求学工作的经历,激励同学们要有求知欲、有目标、坚定和勤奋。他还以照片的形式为孩子们展示了日常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。

最后,针对初中生阶段的同学,他强调了各学科跟芯片行业各岗位的关系,鼓励同学们珍惜时光、努力学习。


IMG_7909.JPG


谭家佑同学激动地在心中埋下一颗奋斗的种子:“从现在放眼未来,我们唯有努力学习,攻克重重难关,成就精彩人生,也许将来也能打造出中国的超级芯片。那时,光谷与硅谷又会呈现出怎样截然不同的风貌呢?时间自会给出答案。”

在最后的报告总结中,肖总监通过问答有奖的激励形式,带领大家回顾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。同学们积极踊跃回答,凭“实力”为自己赢得了特别的奖品,也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。


DSC03194.JPG


DSC03210.JPG


DSC03218.JPG


肖雅予爸爸的精彩报告,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,为孩子们开启了课本之外的全新天地。肖雅予同学表示:平日在家的时候,我也常能听到“芯片”二字,从前我总认为那些复杂的概念与专业术语宛如天书、离我很远,透过爸爸生动有趣的讲解,我发现,芯片的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精彩的故事,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世界大门。

“家”入课堂,共育花开。本学期,在班主任张丹老师和家委们的精心组织与引领下,七(12)班将持续开展为期四个月的“家长进课堂”活动。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们将陆续走进课堂,带来精彩纷呈的课程内容,助力同学们拓宽视野、增长见识。


IMG_7902.JPG